2025-9-19
我今天突然想到墨尔本与上海之间几个不一样的点:
建筑工人来自哪里?
毫无疑问,上海工地上的工人都不是上海人,都来自外地,甚至在各小区搞装修的工人也都来自外地,不会在上海长住。但是墨尔本不一样,墨尔本的建筑工人来自于墨尔本,他们就是本地人,他们可能就是你的邻居。基于此,两个城市就有更多不同。
墨尔本许多家庭有这种车:
以及这种车:
(车上两个驼峰是工具箱)
但上海家庭有这种车的就很少了。
另外,墨尔本这类工人的工价特别高,比一般办公室文员工资还要高。毕竟工人不是住工地,也不是住集租房,他们的生活成本与其它墨尔本人一样高。
为什么墨尔本不从澳洲乡下摇人来干活呢?答案是,澳大利亚人大都住在城里,因为那地方缺人,所以才叫乡下,再说了全澳大利亚的工价都被gong会管着,乡下来人也不会开低价的。
那为什么不从海外摇人过来呢?建筑工作都需要持牌(也就是要考证)上岗的,海外临时工没证,有证的又会选择移民入澳,那工钱自然跟澳洲一个样。
你照顾谁家的老人?
墨尔本与上海,许多人都要照顾老人。区别是,上海居民往往只照顾自己的老人,而墨尔本,有许多人从事aged care工作,也就是照顾老人的工作,他们照顾的是别人家的老人。都是照顾人,最大的区别是:照顾自己老人,没工资,照顾别人的老人,工资老高了。
上海老人愿意住养老院的太少了,许多选择独居,或者跟子女住。但墨尔本的老人,绝大多数选择独居,或者住养老院。就算是独居模式,往往也会有人上门来照顾老人,打扫卫生,做饭,带老人去逛超市,或者给老人洗澡等等。这些费用,许多钱是政府掏腰包,所以老人舍得请护工。
因为老人不需要子女照顾,所以老人对子女无所求,跟子女相处更多像亲戚之间的关系,不像上海有些老人老了之后,如果自己没什么养老金,那就得看下一代脸色。
另外,在墨尔本,养老是个庞大的产业,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,让许多没啥技能的新移民有了工作的机会。其实我们不是没事干,也不是没人会干这些事,只是缺买单的人。
谁是买绿植的主力军?
墨尔本的马路边,一般只有草坪与本地树(桉树为主),维护草坪太容易了,工人开着割草车走几趟就完了,草屑都直接扔现场不带走;那本地树维护起来也容易,隔段时间来看看它有没有可能挡着电线或影响居民家,如果有,就开两辆车,一辆有升降机功能,工人站在车上砍树枝,另外一辆有粉碎功能,把砍下的树枝扔进去,一阵咔咔咔,树枝变木屑,然后被吹进车厢里带走。

(马路边上只有草与桉树)
美丽墨尔本,主要靠千百万墨尔本居民,绝大多数民居都是有院子的house,墨尔本法律和风俗都约束着每栋房子的前院必须要保持美丽。所以墨尔本居民买了各种绿植来装点自己家的前后院,意大利希腊人喜欢长,所以他们爱种意大利扁柏以及棕榈树;Aussie喜欢粗(其实是懒),就种玉树、仙人掌之类;华人爱美,所以爱种茶树、月季,当然了,华人也爱在后院种菜。
(居民的前院)
美丽上海,则主要靠市政了。上海的道路旁,公园里往往种满了各种绿化植物,听说现在还要求,一条马路上的绿化品种不能太单一,至少得有3种颜色,并且马路两边的绿化树往往也是外地买来的,不少还是有点年头的。小区里每年在集体绿化上,花费也不少。许多名贵且娇嫩的植物,需要花钱请人精心打理。
这两种习惯,影响最大的是绿植市场了。一个是toC生意,一个是toB、toG生意,玩法自然大不一样。
垃圾与钱
我在上海生活的时候,我大儿子一般要把纸箱子收集起来,然后隔一段时间找个大叔上门收,如此他能得到一些零花钱。我有时去小区垃圾站扔垃圾,时不时看到一些勤劳的老阿姨在那里捡别人扔下的纸箱或饮料瓶,他们可以拿去卖钱。
来到墨尔本之后,才发现根本就没人上门收废品的,更没人捡垃圾。你卖不掉的纸箱,你要想让它消失,你得把它踩扁了,塞到可回收垃圾筒里,每两周扔一次。记得我搬家那会儿,家里一下子多了很多纸箱,垃圾筒装不下,有朋友传我绝招:你把纸箱浸湿了,它就会变软,然后你垃圾筒就能够多装点。还有朋友教我说:
“你可以自己开车把它送到垃圾站扔。你要是扔纸箱,那就是免费。要是扔电器,得给钱。”
“扔一台电视机,他们给我多少钱?”
“你给他们钱……”
后来,我又打听到有些购物中心有饮料瓶回收机,于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带小儿子去喂机器吃饮料瓶,0.1元/个,总算找到点“破烂换钱”的感觉了。
各位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其它读者,你还发现什么大不同的事情,欢迎留言,我攒够了,下回再写文章。
原创文章,作者:xiaowei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ingtian.club/four-major-differences-between-melbourne-and-shanghai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