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上篇文章《当整个世界都停止时,写文章汇报下我的进展》时,我还在住boxhill的公寓里,设施齐全,外出购物和锻炼也非常方便。只是我理想的居所它不应该在9楼而应该在1楼,并且要有个院子,可以在院子里晒太阳,看着孩子满院疯玩的那种。

(墨尔本最大的华人社区boxhill最高的楼)
为了这个理想的小屋,我们在住公寓时就努力找房子。房源信息来于华人微信群以及房产网realestate.com.au(简称RE)。在这边租住房有点像在国内租写字楼一样,大部分都是空房子出租,要自己买家具和电器,极少有配置的。我们只是带了8个箱子来,在墨尔本lockdown(封城)政策下,实在不好买东西。所以我们在大海捞针,重点看那些有家具的房子。很幸运我们找到了一栋,然后跟代理中介发站内信,一点点如实上传我们的资料:护照、188签证,收入说明、全家资产说明、工作说明、子女情况说明等等。我们没有工作这项是减分项,但我们是家庭租客是加分项,在长时间等待之后,他们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了。

(boxhill广告招牌,店子已关门了)

(boxhill广告招牌,店子已关门了)

(boxhill广告招牌,店子已关门了)

(boxhill广告招牌,店子已关门了)

(boxhill广告招牌,店子已关门了)
在找房过程中,我们在boxhill购物中心买了电饭煲,以及一些碗筷,在网上买了被褥,以及各种盘子、碗、切菜刀,以及一个显示器,为了未来的新生活。提到这里,不得不提下澳洲的快递了。跟中国比,澳洲快递绝对名不副实,简直太慢了。我们8月27号下订单买的被褥和厨具,9月3日我们搬家时还没到,一直到9月6号左右才到boxhill。这里快递周末是绝对不上班的,只有附近的超市快递晚上才送货,而很多电商网站是把货物委托给澳洲邮政发货,邮政似乎晚上也不送货。

(感染点大概就是从我住的房子望出去左边那个最高楼隔离的工地里)
大概是9月3日,我们搬家的那天,州政府每日商情报道中,讲距离我们住的不到300米的boxhill某个建筑工地上发现有十几例新冠感染者,并且他们有人曾于9月2日到附近的boxhill central的subway买食物,而那天我去过这个central的超市购物,但幸好与媒体公布的暴露时间不重合,也就是我跟他们不是同时出现在那个central。

(工地就在这个绿地的左边隔一条马路上)

(锻炼再需要继续)
并且我们那两天还去建筑工地边上的绿地锻炼过,boxhill就那么大,所以这几处地方隔得都只有几百米。来到墨尔本,就没有在国内那么安全,所以突然发现原来你身边有人感染了,其实挺正常。在华人微信群里,也有朋友说他居住的大楼里有人感染了,所以他们要全楼做核酸检测。感觉这边人并没有那么怕新冠,毕竟生活还要继续,要继续买菜,继续锻炼。有天气温上升像是春天到了,马上就看到许多少女短裤短袖就穿了,有的也没戴口罩,让人感觉生的希望。

(这是我们安家的第一批行李)
服务我们888任务的桂冠公司那天为我们派了辆奔驰suv来帮我们搬家,我们从悉尼到墨尔本时租的也是奔驰,奔驰是租车行业的标配吗?我不大清楚。但这里日本车更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欢,以后可以慢慢跟大家介绍。大雨滂沱中我们奔赴10公里外的Burwood East,我们的新家,带着九个箱子和几个塑料袋的厨房调料以及没吃完的蔬菜之类。我们的新生活就开始了。
我们租的是三室一厅的独立房子,有前后院,这种房子这里叫house,那种一栋楼里的一间间的,叫apartment,我们在boxhill住的那种。如果一块地上盖了好几栋房子,基本没院子那叫townhouse,许多华人中介手里有大量装修一新的townhouse往外出租,租金不便宜,许多要500元/周以上,我这房子不是新房子,但有前后院,也是500元/周,有的人喜欢新房子,有的人喜欢前后院,如果是你,你又选择哪一种呢?
关于在新家的事情,我下篇文章再分享,喜欢的朋友请关注,带你了解最真实的澳洲生活。最后跟大家讲个笑话:
两个印度人的对话是这样的:
A:I’m dirty。
B:I’m dirty too.
刑天大叔想说:I’m dirty three。
原创文章,作者:Xingtia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ingtian.club/moving-from-boxhill-apartment-to-burwood-east-house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