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在朋友圈发了段有关于上海生存的文字,引起了非常多如我一样外乡人的共鸣,所以我想再写篇文章,完整地聊一下我对这事情的看法。
4月16号,有个朋友来公司找我喝茶聊天,他在某C轮团队里,月薪2万以上,他已经够努力,但他看不到公司上市或者盈利的希望,改变不了现状,觉得在上海难以生存下去,活得不开心,想回家乡了。
以前有人写段子,说我们70、80后有多少不幸运,其实相对来说,我们算是幸运的了,我们这年龄的人,如果是大学毕业的,基本上都能够在上海买到房子,因为那时房价还不是很贵,如果是本科的,我们积分基本能够到120分,子女在上海读书考试没问题。
但是现在外地过来的90后大学生,就没这么幸运了。现在上海房价,就算是松江嘉定这样的郊区,也都在2.5万/平米之上了,而且他们还得缴满5年社保才有可能有购买的资格,那时候房价又涨成什么,难以想像。
要想在上海安居乐业,除了买房,还有孩子读书和孩子在上海考试的问题,本科以下学历的基本上积分不大可能满 120分,落户口和孩子读书考试就变成很艰难的事情。
当你住着自己房子,你可能不知道那些租着房子的90后是多少没安全感,觉得很快就又要搬家了,所以基本上只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,像什么画、工艺品、大镜框是可以向往,却又占面积又不利于搬家的。
上面这段记忆其实是我十年前的真实生活,因为总是在搬家,所以总不敢买东西,家不像个家。
每每想到现在在上海的90后外乡人的状态,我总是激励我公司的年轻一代小伙子,希望他们能够再努力一些,做出更多的成绩,让我好给他们加多一些薪水,否则总有一天,当小伙子不再年轻时,感觉薪水低了,那时就是他们与公司分开的时候了。
这些90后的大学毕业生,他们同龄学历低的,可能早就明白了未来要回家乡发展,所以在城里打工,紧衣缩食想办法攒钱,以及学本领,四五年后就能够攒到十来万回家盖房子,或者自己做小生意了。
而那些从外地过来的90后的大学生,在大学许多是挥霍青春,天天玩电脑游戏,没什么真材实学,就业后,依然如此,下了班继续玩电脑游戏,似乎觉得只要每天上了8小时班,以后这个城市就可以分配给你房子一样。
可以这么说,这些小伙子,要么付出比常人双倍的努力去拼搏,这样有可能留在上海,要么还不如以攒钱和学本领为目的,然后过几年回家乡,或者回到二级城市去,不要浑浑噩噩地浪费时光了。
朝九晚五的魔都生活,90后外乡人并不能享受太多,因为这样的生活没法在上海持续,等你的爱情瓜熟蒂落的时候,就会感觉到生活的残酷。
最后以郑均一首歌作尾:
私奔(郑均原版或陈直版的我更喜欢,但我没找到)
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
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
把爱情留给我身边最真心的姑娘
你陪我歌唱你陪我流浪陪我两败俱伤
也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我梦寐以求
是真爱和自由
想带上你私奔
奔向最遥远城镇
想带上你私奔
去做最幸福的人
在熟悉的异乡我将自己一年年流放
穿过鲜花走过荆棘只为自由之地
在欲望的城市你就是我最后的信仰
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将我心照亮
不要在悲伤
我看到了希望
你是否还有勇气随着我离去
想带上你私奔
奔向最遥远城镇
想带上你私奔
去做最幸福的人
不要再悲伤我看到了希望
你是否还有勇气随着我离去
想带上你私奔
奔向最遥远城镇
想带上你私奔
去做最幸福的人
带上你私奔
带上你私奔、
原创文章,作者:Xingtia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ingtian.club/running-away-a-tribute-to-the-90s-generation-outsiders-struggling-in-shanghai/